买方杯弓蛇影我们不想再报价等待市盈率回归
不过,9月9日登陆中小板的蒙发利却打破了这一神话,这家生产按摩椅的企业开盘即破发行价,首日收盘价较52元的发行价下跌11.92%。9月16日上市的隆华传热(300263.SZ)紧随其后,成为三季度首日破发的第二只新股。
三季度新股首日不破发的神话已被打破,谁会成为下一只首日破发的新股?破发潮是否会再现?
不该有这么高估值
“蒙发利首日破发的原因有其特殊性,我们的研报认为合理股价应该在43.4-51.2元之间,最终发行价52元有点偏高。” 申万研究家电行业的分析师告诉记者。
“保荐人广发将蒙发利包装成医药保健公司,把按摩器械视为医疗设备。但实际上应作为家电公司来看,那么就不该有这么高的估值,家电行业一般市盈率为25-30倍,而蒙发利市盈率是45倍。”上述分析师补充道。
据记者统计,7月份以来上市的54只新股中,发行均价21.88元,PE均值为37.8倍,远远低于蒙发利52元的发行价和45倍的市盈率。
目前,发行价高于蒙发利的股票有佰利联(002601)(002601.SZ)和开山股份(300257)(300257.SZ),分别为55元和63元。佰利联于7月15日上市,首日股价涨了86.69%;而开山股份于8月19日上市,首日涨幅22.86%。
不过,除了高估值,不少分析师都认为,公司基本面不用好,也是蒙发利破发的诱因。“第三季度新股发行情况较好,但仍有新股首日破发,原因要不是公司基本面不好,要不就是定价过高。”一位分析师受访时表示,“蒙发利是属于前者”。
9月16日,蒙发利收盘价为42.91元/股。网下申购者海富通账面浮亏1454万元,宏源证券(000562)浮亏1090万元,10机构累计浮亏5454万元。
7月发行PE回落
今年上半年,新股发行市场屡屡破发的状况曾让投资者叫苦连天。168只新股上市,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的有62只,超过了新股总数的1/3。4月28日上市的庞大集团(601258)下跌了23.16%,创下A股主板新股首日破发记录。
此后,新股依旧破发不止。直到6月30日,赛轮股份(601058)和比亚迪(002594)以首日45.64%和41.39%的涨幅终结了新股破发的局面。进入7、8月份,新股上市首日不再破发,首日平均涨幅达58.03%,最低也有10%的涨幅。
截至9月16日收盘,冠昊生物、东宝生物、江粉磁材、迪安诊断(300244)和瑞丰高材(300243)的股价仍有283.5%、189.4%、152.2%、121.4%和91.18%的涨幅。这5只新股登陆A股的时间都颇为接近,主要集中在7月6日至7月19日。
上述5只新股发行市盈率分别为38.16倍、33.48倍、32倍、39.83倍和22.54倍,最高是冠昊生物也没有超过40倍。而且发行价都不高,分别是18.2元、9元、8元、23.5元和16元。其中,东宝生物、冠昊生物、江粉磁材和山东章鼓首日涨幅都超过了100%。
“上半年新股市盈率过高,1月份平均市盈率达到90倍,首日破发也是可以理解的。而到了7月份,市盈率回落,创业板基本在30倍左右,对比二级市场有价格优势,因而首日表现较好。”广州某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。
三季度新股神话的最大获益者非获配冠昊生物的投资者莫属,广发集合理财计划3号、中原证券自营账号、华夏策略基金和国都证券自营账户,这4只产品均获得配售股75万股,账面分别浮盈3870.75万元。但也有分析师表示,3个月限售期过后,获配机构能否获得如期收益还是未知数。
“考虑到成本问题,我们打新力度最大是在六月份,那些新股虽然首日破发,但价格低基本能打中,后来涨势也不错。而8月份的新股价格就有点高了,特别是创业板和中小板,即使获得配售,最终收益率可能只是5%-6%。”一位券商自营部人士告诉记者。
创业板超40倍不申购
“新股发行频率和进度不会有太大差别,即使市场不好。”华南的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。
进入7月份,有20只新股发行,8月份则有25只。在新股发行节奏不变的情况下,新股市盈率保持着上升趋势。
截至9月16日,9月以来上市的9只新股中,平均PE为48.86倍,而7月份以来上市的54只新股PE均值仅37.8倍;发行均价26.98元,较7月份以来发行均价21.88元高出5元。
“影响新股首日表现的因素主要有:发行市盈率和二级市场表现。三季度的市盈率回落,使得机构有更多议价空间;新股申购相比二级市场通常会有10%左右的折价,而市盈率过高将丧失价格优势。”上述投行人士称。
据记者统计,今年8月份25只新股平均涨跌幅为48.46%,比七月份20只新股75.79%的平均涨幅下降27%,像东宝生物首日涨幅超过100%的情况在8月份已不再。
“最近,行情跌荡下行不稳定,整个二级市场的估值也在下行,新股申购需考虑更高安全性,对于那些询价价格较低的新股可以尝试,否则就丧失了折价优势。”广州某券商自营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我们认为现在是寻底过程,一二级市场都不再乐观,必须选择性地申购。如果创业板的市盈率超过40倍,那么建议不申购,持有现金和降低仓位。”
“9月份以来,我们都不想报价了,不像7、8月份几乎每只新股都打。第三季度看似新股收益高,但这只是个错觉,大家都抢着报价,不仅成本增加了,获配的几率还那么低。”上述券商自营负责人叹息道,“暂时先观望,接下来可能有新股破发,等待市盈率回落,我们也会选择性地挑一些进行申购。”